科普专栏 每周一鸟:池鹭
池鹭(学名:Ardeola bacchus),是鹭科池鹭属的一种小型鹭类,单行种,无亚种分化。地理分布与亚种分化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、华东、华南、华中和西南地区,国外见于印度阿萨姆、缅甸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,偶尔见于日本的北海道、伊豆半岛和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。

形态特征
池鹭嘴粗直而尖,黄色,虹膜黄色,基部蓝色,脸和眼先裸露皮肤黄绿色,尖端黑色,脚橙黄色。夏羽头、后颈、颈侧和胸红栗色,头顶有长的栗红色冠羽,羽长达背部,肩背部有长的蓝黑色蓑羽向后伸到尾羽末端,尾短,圆形;颏、喉、前颈和腹白色,冬羽头顶白色而具密集的褐色条纹,颈淡皮黄白色而具厚密的褐色条纹,背和肩羽较夏羽为短,暗黄褐色,胸为淡皮黄白色而具密集粗壮的褐色条纹,其余似夏羽。

生活环境与习性
池鹭通常栖息于稻田、池塘、湖泊、水库,和沼泽湿地等水域,有时也见于水域附近的竹林和树上。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,有时亦集成多达数十只的大群在一起。性较大胆,不甚畏人。食性:食物主要为小鱼、蟹、虾、蛙、小蛇和蚱蜢、蝗虫、螽斯、蟀、蝼蛄、蜻蜓鳞翅目幼虫和蝇类等昆虫及其幼虫,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。觅食时多在水边浅水处或沼泽或稻田中边走边觅食。迁徙:迁徙部分留鸟,部分迁徙,通常呈分散的小群或家族群往南迁飞。

繁殖方式
繁殖期3~7月。营巢于水域附近高大树木的树梢或竹林上,常成群营群巢,也常与白鹭和牛背鹭在一起营巢。巢极简陋,由枯枝构成,内放少许干草。每窝产卵2~5枚多为3 枚。卵为蓝绿色,呈椭圆形。

种群现状
池鹭过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以南地区是相当丰富和常见的,但近来由于环境污染和环境条件的恶化,种群数量已明显减少。
